4月11日下午,作为2025物流数据应用创新大会暨第八届物流诚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“物流行业平台与实际承运人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价值挖掘”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安徽蚌埠召开。芜湖市安顺船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安新出席分论坛,并发表《数据赋能水运平台运营安全与水运信用体系建设》的主题演讲。

演讲全文
《数据赋能水运平台运营安全与水运信用体系建设》
芜湖市安顺船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
吴安新
(2025年4月11日)
大家好,我是芜湖市安顺船务公司的吴安新。安顺船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,距今已有33年了。与各位做陆运行业不同,安顺船务作为建立在数字平台上的水运公司,聚焦于水运,有30年的数字化运营经验。这个安顺船务。是建立在一个数字平台上面的一个水运公司,一年约有 900 万吨运量,主要服务于大型上市公司在长江的运输工作。
一

既然讲到了数字,首要的问题就是数据从哪里来。对于水运行业而言,数据的来源有两个渠道:一是海事、船检等数据,数据量非常庞大,有很多数据可以应用;二是水运平台物联网设备,有各种各样经营产生的动态数据。海事、船检部门从船舶建造开始,到各个港口出现的安全事故或每年船舰所产生的动态数据,共同构成了信用评价体系。这两方来自企业和用于企业风险控制的数据,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,所以我们打造了公共物流网络平台进行分级分类管理。
在多年水运经营过程中,一直面临着挂户经营的问题。面对挂户问题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,如果进行分级分类管理,进而进行差异化服务,那么产生的数据,不仅可以服务于海事即时监管,更可以促进优化金融信贷优惠,优选货主选船机制。挂户产生的数据往往是缺乏安全且不透明的,也是挂户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的一些数据,并不准确。但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和差异化服务后的数据进入市场,就可以实现市场优化配置,最终形成数字化航运生态圈。
二
水运平台的范畴比较大,不仅包括网络水运平台,也包括货代公司或航运公司平台,也存在运营安全的问题。这里的安全有两个方面,一个是船舶安全,一个是商务风险。
1. 船舶安全体系

船舶安全体系包括摄像头、船舶、电源、地理位置、无线传输、云端处理器、终端等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,是我们开发的船舶视频监控,在保证货物安全的同时,产生了大量的船舶数据。基于此,共享实时数据,建立长江航运大数据监控平台,产生智能感知和动态监控数据,促进船舶安全体系的构成。
我们对600总吨及以上散货船强制接入管理规则(NSM规则)数据接口,其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知晓船舶航运状态、船舶位置等,推动2022年长江干线船舶碰撞事故率同比下降18%。
2. 风险预测与决策辅助

在水运行业中,船、货、人都存在风险,同时存在税务(进项缺失)风险和法律(货规取消)风险。保险源于航运,但目前面临在长江航运上存在缺失的问题。船舶航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发票,从2012年起,增值税改革,进项缺失的情况就存在,同时,网络平台、无船承运人、船舶挂户、货代等法律地位有待明确,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。以多式联运为例,在汽运+水运的一票制情况下,如果货物发生损坏,货物的诉讼应该如何确定?再比如,无船承运人买了货运保险,货物损失时想要找保险公司理赔,往往有很大的赔偿风险,因为无船承运人并非货主,对货运保险的赔偿存在一定赔不到的可能。目前,由于货规的取消,能够约束的法律条款只剩下合同法和民法通则,而海事法院也存在责任厘清不明确、区域纠纷应在当地法院还是海事法院等问题,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。
我们解决的方法是五流合一,五流合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据链。以前是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,现在则是业务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票据流、货物轨迹流,即用数据反映事实,来做判断。在信息流中,物流信息需要具备传递性、时效性、价值性,三者缺一不可。商务安全,要保证五流合一的数据化,即使如此,平台安全依然会有天然的风险,例如作为挂户公司,如果拥有的船舶都不是自有船舶,就会面临当船舶公司作为被告时要承担所有责任,而作为原告时却什么都拿不到的风险,需要多方面改革才能风险可控。
3.标准化安全流程管控

面对船舶安全保障,船舶数据化管理是必由之路。安航科技构建标准化安全流程管控,建立船舶检验电子档案链,确保船检记录(CCS与地方检验机构)全程留痕、不可篡改,而这些数据可以给为船舶服务的企业数据库(见左图)用来校验。同时,通过标准化流程管控,提升船舶检验质量,降低因管理不到位问题引发的安全风险,保障长江航运安全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数据化文档,海事检验应提倡数据化管理流程。标准化管理包含DOC文件全集、安全手册目录、外部文件、安全手册、职责制度、运行程序、操作方案、维护须知、应急预案等,企业可以通过软件给挂户的船舶培训管理、考核,便于管理及安全的提升,以达到流程标准化管控。

三
1.水运信用评价模型
我们构建水运评价模型,在《航运安全诚信管理规定》基础上,制定“长江航运信用管理办法”,是建立在数据之上的管理办法,信用主体针对船舶、船员、船舶经营人。市场的信用应该建立在双方之上,作为物流企业来说,我也呼吁希望建立货主作为信用评价单位,降低行业内卷。
2.跨域数据共享机制

数据共享才是关键,数据只有互动才有意义,解决航运信息孤岛的问题一直是这个时代要解决的问题。我一直渴望能够建立真正开放的数据接口,对数据随取随用。建立覆盖省市的长江航运信用信息平台,打通运政、海事、船检、港口四类核心数据库,实现“一船失信,全网联惩。
四
我们希望搭建政企协同治理桥梁,推广“公共网络水运平台+信用体系”模式,推广“公共网络货运平台 信用承诺”模式:利用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,完善船舶营运征税流程,做到谁运货,谁开票,谁缴税的达成网络货运的本意,确保税收真实性、完整性;公共网络货运平台有效整合资源,优化管理流程,彻底解决船舶“挂户”管理困难,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。
航运数字化生态圈的未来场景,信用船舶、船员、船公司享有更多经营优势,信用船舶有更多的融资优惠,公共水运平台将原船舶挂户公司转变成船舶服务机构,航运业各方责、权、利将更加明确。海事机构的管理通过公共水运平台,效率将大幅度提高,船舶、船员、船舶经营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将更加畅通与透明,海事事故会得到预防。未来,长江水运的数字化迈向“生态重构”,数据赋能实现“良币驱逐劣币”的市场格局,进而打造“黄金水道”的安全与信用体系。
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,有时间我们可以继续下面探讨。我十分愿意和大家探讨水路上的各种情况,因为有太多的经验和案例可以与大家分享。好,谢谢大家!
(文章来源:由现场视频整理)